2010-03-16
面對恐懼、注視危險、接受任何可能--在對戰之前 Face the fear, gaze at the danger, and accept any possible result first before fighting...
To a little kid who has no TaeKwonDo fighting experiences, the first important lesson is not about how to attack but overcoming the fear of knowing his/her tummy, head, and arms will soon be kicked or beaten cruelly.
In such case, most adults are used to encouraging the kid, "Go ahead, attack your opponent!" since attacking is a good way to gaining points and meanwhile protecting the self.
Yes, he/she would like to run away...
However, without recognizing the ultimate fear, looking steadily at the known danger, or being ready for any possibility (including the unexpected), he/she nearly has no chance to win even he/she can attack the opponent at the very beginning.
Has he/she?
It's perhaps not too late for those who have tried very hard in the competition on modernistic excellence to dig into, positively and consciously, the fear, crisis, and possibilities.
Though not necessarily helping win the medal, it at least keeps themselves from the illusion of victory.
In such case, most adults are used to encouraging the kid, "Go ahead, attack your opponent!" since attacking is a good way to gaining points and meanwhile protecting the self.
Yes, he/she would like to run away...
However, without recognizing the ultimate fear, looking steadily at the known danger, or being ready for any possibility (including the unexpected), he/she nearly has no chance to win even he/she can attack the opponent at the very beginning.
Has he/she?
It's perhaps not too late for those who have tried very hard in the competition on modernistic excellence to dig into, positively and consciously, the fear, crisis, and possibilities.
Though not necessarily helping win the medal, it at least keeps themselves from the illusion of victory.
2010-03-15
看碩博士十年遽增4倍、報考公職人口大幅上升,與大學潛在課程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aster or Ph.d, many more of those intending to be public employers: Some hidden curriculum from our higher education
20100315 mattiehuang
上週在〈課程與未來學〉課堂提了個問題:進大學到目前為止你認為最重要的課程是...
課堂上有大三、大四、碩二、碩三學生,有中文系、英文系、英語教學研究所、華語教學研究所、國家發展研究所、財政系、會計系、哲學系、心理系;
我們先分辨印象深刻的學習內容與認為重要的學習內容之間關係,然後,
羿說了:我覺得最重要的聽到老師們談怎麼讀大學。
這個回應,讓同學們進一步地討論:為什麼要讀大學?或者是研究所?
好一群80年代的年輕人!自己的或有共識的答案也許沒那麼快可以找到,
但能開始思考根本問題,表徵的是一種對理所當然的擱置、對意義的重視,
相較於被視為能精熟地追求卓越邁向頂尖之道的學者專家企業政客們,這幾位從世道看起來擁有的並不多的青年,也許擁有的是促生新典範的基本要素。值得稱許~
台灣碩博生在近十年內遽增4倍,也就是指有遽增4倍的人口經過高等教育洗禮,這十年來(以至現在)台灣高等教育究竟怎麼看待自己在學術研究/社會發展/未來趨勢中的定位?
不說高教相關研討會舉辦多少場或國家投資了多少經費,可見事實之一是:大學教育讓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在畢業前一兩年即投入國考證照考研究所考準備行列的比例愈來愈高(說八成以上可能不誇張)~
「世界就這麼大了、人生如果可以這麼走就好了...」
這,是近十年來我們大學教育裡的潛在課程嗎?
----------------------------------------------------------------------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內政部甫完成的統計指出,去年底國人擁有碩、博士學歷的人數已升至86萬人,十年間劇增4倍,其中年輕族群幾乎每十人就有一位碩、博士,比例之高,居歷年之最。
內政部指出,台灣近年來高學歷人口快速成長,去年底台灣15歲以上人口1,934萬人中,擁有大學以上(含大學及碩博士)學歷者已達459萬人,成長速度極快速,15歲以上人口中,幾乎每4人就有一人具有大學以上學歷。
除取得大學學歷者快速增加外,近年取得研究所學歷(碩士或博士)的人口成長更為驚人。依內政部統計,88年底國內擁有碩、博士學位者只有17萬人,但到98年底已升至86萬人,十年間大幅成長4倍。
以近年國內每年增加6萬多個碩、博士的速度推計,大約在後年(101年)國內擁有碩、博士學歷的人口將升逾100萬人。
內政部進一步分析,由於早年研究所不多,因此取得碩、博士者也相對稀少,以去年底而言,50-64歲這個年齡層,具碩、博士學歷者僅占2.3%,但在25-29歲這個年齡層卻高達9.5%,換言之,如今年輕族群中,每十人即有一人具有碩、博士學歷,比例之高為歷年僅見。
男、女性追求高學歷的態度有沒有什麼差別?內政部分析發現,去年底男性擁有研究所學歷者的比例仍然高於女性,男性達5.6%,女性3.2%,不論中高齡族群或年輕族群的情況皆是如此。
以50-64歲者而言,男性中擁有碩、博士者占3.4%,女性僅1.2%。而以25-29歲年輕族群來說,男性擁有碩、博士者占11.6%,依舊高於女性的7.2%。這說明不論過去或現在,男性都較女性更熱衷於追求高學歷。
上週在〈課程與未來學〉課堂提了個問題:進大學到目前為止你認為最重要的課程是...
課堂上有大三、大四、碩二、碩三學生,有中文系、英文系、英語教學研究所、華語教學研究所、國家發展研究所、財政系、會計系、哲學系、心理系;
我們先分辨印象深刻的學習內容與認為重要的學習內容之間關係,然後,
羿說了:我覺得最重要的聽到老師們談怎麼讀大學。
這個回應,讓同學們進一步地討論:為什麼要讀大學?或者是研究所?
好一群80年代的年輕人!自己的或有共識的答案也許沒那麼快可以找到,
但能開始思考根本問題,表徵的是一種對理所當然的擱置、對意義的重視,
相較於被視為能精熟地追求卓越邁向頂尖之道的學者專家企業政客們,這幾位從世道看起來擁有的並不多的青年,也許擁有的是促生新典範的基本要素。值得稱許~
台灣碩博生在近十年內遽增4倍,也就是指有遽增4倍的人口經過高等教育洗禮,這十年來(以至現在)台灣高等教育究竟怎麼看待自己在學術研究/社會發展/未來趨勢中的定位?
不說高教相關研討會舉辦多少場或國家投資了多少經費,可見事實之一是:大學教育讓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在畢業前一兩年即投入國考證照考研究所考準備行列的比例愈來愈高(說八成以上可能不誇張)~
「世界就這麼大了、人生如果可以這麼走就好了...」
這,是近十年來我們大學教育裡的潛在課程嗎?
----------------------------------------------------------------------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內政部甫完成的統計指出,去年底國人擁有碩、博士學歷的人數已升至86萬人,十年間劇增4倍,其中年輕族群幾乎每十人就有一位碩、博士,比例之高,居歷年之最。
內政部指出,台灣近年來高學歷人口快速成長,去年底台灣15歲以上人口1,934萬人中,擁有大學以上(含大學及碩博士)學歷者已達459萬人,成長速度極快速,15歲以上人口中,幾乎每4人就有一人具有大學以上學歷。
除取得大學學歷者快速增加外,近年取得研究所學歷(碩士或博士)的人口成長更為驚人。依內政部統計,88年底國內擁有碩、博士學位者只有17萬人,但到98年底已升至86萬人,十年間大幅成長4倍。
以近年國內每年增加6萬多個碩、博士的速度推計,大約在後年(101年)國內擁有碩、博士學歷的人口將升逾100萬人。
內政部進一步分析,由於早年研究所不多,因此取得碩、博士者也相對稀少,以去年底而言,50-64歲這個年齡層,具碩、博士學歷者僅占2.3%,但在25-29歲這個年齡層卻高達9.5%,換言之,如今年輕族群中,每十人即有一人具有碩、博士學歷,比例之高為歷年僅見。
男、女性追求高學歷的態度有沒有什麼差別?內政部分析發現,去年底男性擁有研究所學歷者的比例仍然高於女性,男性達5.6%,女性3.2%,不論中高齡族群或年輕族群的情況皆是如此。
以50-64歲者而言,男性中擁有碩、博士者占3.4%,女性僅1.2%。而以25-29歲年輕族群來說,男性擁有碩、博士者占11.6%,依舊高於女性的7.2%。這說明不論過去或現在,男性都較女性更熱衷於追求高學歷。
2010-03-12
原先被命名、指出、具認同的...是我們的幻象!? Are the originally named or identified...our illusions ?!
Are we looking at a rooster, or a bus panel in fact?
No?
What about we are looking at a dust in the universe?
Yes??
It's normal that what is seen is not just what has been named or identified.
So, can beings be identified? Or, are the named nothing but illusion?
The answer is~ both yes and no; neither yes nor no....
What have been named or identified are our LENSES and MEASURES.
這著棋,可不只算三步!This rehearsal is far from just taking three steps in advance...
邁向五歲前的一盤對弈。
只有在下棋時,這兩隻才可能「一起」安靜下來!
很好奇,他們「手談」時想什麼?怎麼想的?(可以確定的是大隻的在等下完後旁邊哥哥的紙製來福槍借給他)
對弈的精神態度至為重要,而輸贏還要看掌握規則之後能否推算與變通。
如果精神態度與規則能在生活中應用或落實,那不是更值得高興嗎!?像是...
兩天前,一邊忙一邊叫著大隻來穿衣服叫了好幾次;
未果。
「我-叫-了-幾-次-了啊-~~~」降低音調、放大聲量;
面向著我:「兩次」,但眼皮垂著、目光朝下、畫恐龍的筆仍唰唰唰地在紙面上穿梭;
「我---到---底---叫---了---幾---次---了---啊!!!」發青的目光瞄到那顆還盯著畫(還搞不清楚狀況嗎忘記跟我不過三次的約定Ooops你糟糕了) 的頭,
臉緩緩轉向目標---
瞬間,「一. 百. 次 !」,那是從一張嚴肅正經直視著自己的臉、的口中認真地吐出的答案。
無語,.....+三條線。...這這這,就是傳說中的「細算三步」嗎?
The name of my neighbor is...大花紫薇!
2010-03-09
「大野狼來了,快跑」!文化中的動物意象 "The wolf is coming, run!" The animal images in cultural ideology...
還蠻喜歡這張,狼...
也許大多數人對狼這種動物的認識是始於小紅帽或狼來了的西方故事。
(雖然將文化用東方、西方二分,是過於粗糙的)
不同文化在其兒童故事或民間傳說中所使用的動物、對動物的刻畫反映著偏好與習性,像...
虎比較東方,獅比較西方,
龍比較東方、恐龍比較西方、
鵲比較東方、鷹比較西方、
牛比較東方、羊比較西方...
很印度的是大象,很印地安的是熊,很英格蘭的就是...水怪吧~
嗨,政大早,我想祝福你 Hi, good morning, NCCU. Here are my blessings for you...
Good morning, NCCU.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oday?
I've become part of you for ten years.
In recent years, I've kept asking myself: What should I do as one of the academic, and what can I do for you?
Observing what you've done or tried to achieve during the last 4-5 years, I wonder what you'll look like after 20 years.
Do you really want to identify or satisfy yourself with that?
Get rid of formal or standardized power as possible as you can.
Not to lose the self in the games of (university, scholarship, journal, etc) ranking.
Not to be absent in reflecting on the modernistic behaviors and motives.
Not to become numb to different values other than the ideology centered with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institutionalization.
May your mind and act search only for truth, goodness, beauty.
Good morning, NCCU.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oday?
via twittelator
2010-03-08
「孩子,葉子要用綠色塗!」"Hey kids, color the leaf with the green crayon!"
It is not strange to us hearing a suggestion like this from our parents or teachers while we paint.
"I love you, kids, therefore, I give what I think is good to you" they often said.
Because of their love we are used to look at things with his/her, the norm/mainstream's beloved shapes, sizes, colors, etc.
How can we spend much less time understanding, appreciating and respecting the complexity, dynamics, niceties, uniqueness of beings?
Tags:
hidden curriculum,
ideology,
kids,
life story 2010
2010-03-02
第一號未來之瀰:天災即至 (註:當孩子也覺察天災即至)Futures meme No.1: Disastersensation(Note: When kids start disastersensing)
我家那兩隻快五歲了。除了玩、也常常為什麼。雖然忙時會有點累,幸好,看到讓他們在我回答之前先猜猜原因那種煞有其事的表情、或聽到那些各有堅持或商量後決定的答案,常常很有趣、也有「某種」邏輯。
去年初起,從幾次吊燈動來動去的體驗,他們三不五時會冒出這樣的問題:媽媽,為什麼有地震哪?
後來,我知道幼稚園某次主題提到了土石流,討論了颱風與地震來時、造成那些傷亡流失、如何保護自己;後來,他們在家開始用小老師般的口氣提醒大人方法要正確...
不過,那個在他們第一次提及我就解釋過(還讓自己當成地球邊演邊說明)的問題「媽咪,為什麼有地震哪」,卻不時不時出現,那眼神與口吻不只不解、還有不想與擔心。即使,從我準備要再重「演」一次、他們就急著搶答的反應與內容來看,他們並非忘記我曾經說明過的地震成因。
也許,他們真正想問的,不是 「為什麼有地震」,而是想說...
「又是,地震!為什麼這麼多,會不會像新聞報導裡的地方也遇到這種災難啊?我們,究竟要怎麼辦哪?」
本文於Tue, 19 Jan 2010 14:48:00 +0000 海地地震後一週首次發表,有感於連孩童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漸有天災即至的知覺,因此在補充上方故事後,於此時重新發佈之。
mattiehuang 20100119
1999年的921地震是台灣近六十年來損傷最大的天災、僅次於1935年的關刀山地震,不僅對目前活在這塊島上的大多數台灣人是前所未有的衝擊,對全球來說,這次的創傷與之後的復健也受到全球各大媒體的報導。現代化社會對短時間失去大量生命的痛、自然環境已經改變的事實,神經驟時繃緊了起來。
若是偶發,雖然深刻、但時間夠久的話還是可以淡忘。然而,水災大地震來襲的頻率比過去六十年來的經常:2004年1226印度洋大地震、死亡約25萬人;2005年328蘇門達臘大地震、死亡約2000人;2006年527爪哇大地震、死亡約600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死亡約7萬人;2010年112海地大地震、死亡目前以證實10萬人、有25萬人遭活埋、初估傷亡將達300多萬人...。
不僅是在大亞洲地區所發生的作用力,經濟政治強權如美國也在2005年829卡翠娜颶風的力量中,更貼近地體驗了社會中因此而出現25萬個氣候難民的遭遇。
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人類多次遭逢因自然(自己?)而引發驟然滅亡的事件,我們反芻著因天災而受創的記憶,頻率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見。若從921地震看起,十年內遭逢天災者增加了千倍以上,具有受難者的親人或朋友身份者,增加了何止萬倍,而即便很確定自己人際網絡中沒有天災直接或間接受難者,作為投入參與救災的人力、作為新聞媒體閱聽者、作為不分國界龐大的網路社會成員之一,我們彼此--絕大多數的人類--應該已經意識到甚至相信:下個天災會出現的更快、帶來更大的損耗。
對天災即至之知,可以說是此時人類社會中生殖性、存續性、傳播性均強之瀰。
那麼,在這個瀰的作用下我們看到社會有什麼表現?
在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中,這瀰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是極端不同的:天災即至之無知的真行動、天災即至之自知的偽行動。
而在未開發國家中,天災即至之知的瀰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包括對自然的害怕、不得不接受的無奈、以及(應該已經不僅僅是醞釀中的)對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的憤怒。
前者行動模式的族群原本不是很大,近兩年人數愈來愈多,包括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再利用、吃素或吃有機食物、購買減碳權策略、多搭捷運等行動,無知之真行動是指雖然如此作為的確是助力、但卻可能天真地以為只要人類都這麼做就可以抗天災永續發展。
相對地,持後者行動模式的族群龐大,政府公僕、大企業、高等教育機構、研究單位、政黨與政客、新聞娛樂媒體、一般上班族、菜籃族都是,對於一般上班族、菜籃族這種經濟政治力網絡單純的人來說,也許可以看到的是增加購買意外險、壽險、醫療險、癌症險、地震險的數量,但對族群中利益網絡複雜者,大多作為卻打著綠能減碳卓越之名、用造壩賭水的思維行研究開發之實,自知之偽行動是指知道永續實不可能、情況只會愈糟、所為僅能減緩速度,因此即便宣稱綠能減碳永續,其研發、產製、立法、行政都仍以追求卓越、爭取排名為念,無關的損耗與因此而使用的能源卻因此更多。
這種自知之偽行動被正當畫到某種強度,又會變成一種冷漠。以台灣為例,才不久前,莫拉克颱風帶來2009年88水災,死亡約700人,小林村--台灣這個生命體的一部份--一下子整個不在了。水災,加快了馬政府聲望的下滑速度,執政能力受到嚴重質疑,沒多久劉內閣下台負責,但是社會大眾對水災本身與受難者的關注時間、程度與實際行動,大不如十年前的921地震--尤其在十年後網路通路發展一日千里的條件下。
最近,中研院提出研究推估:台灣水旱災在未來25年左右會再增加100%。從近一年來各大媒體發佈的氣象類資訊來看,可以想見,全球其他過度開發國家亦有如此趨勢。這種現代性社會的開發動力過於強大與正當,即便執政者集聚一堂(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所見仍是經濟為主的考量與政治力的運作,接下來的25年期間,以規劃合作方式、應對蓋婭變遷為社會發展重心的公組織,影響力恐怕一如現在,相對十分有限。
天災即至之知(disastersensation, by mattiehuang),於近年複製蔓延,近日海地所遭遇,應已使其傳播的力度大幅急速地攀升。這001號瀰是現在、也將是未來影響人類系統發展傾向的重要元素。mattiehuang
__________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0/27/n2702427.htm
中研院:全球暖化 台灣水旱災將增加-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009年10月27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全球溫度增加,強降雨也會增加,小、中強度降雨則會減少,因此未來台灣的水旱災將會增加,呼籲應儘速做好完善的國土規劃。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劉紹臣、臺灣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極端降雨」與「全球溫度」的關係,登上國際專業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Letters)。這項數據,較先前全球氣候變遷權威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07)的氣候模式預測,大過10倍。
劉紹臣解釋,IPCC2007雖曾經說明水災及旱災都會更嚴重,但也因不定性高、無法量化而較保守。這篇論文將「極端降雨」與「全球溫度」量化,為氣候模式提供關鍵模擬指標,也對全球暖化引起的水、旱災風險評估奠定基礎。
劉紹臣表示,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全球各地過去數10年強降雨隨全球溫度增加,而中、小強度降雨則減少,但極端天氣隨氣候的變化很難由模式預測,不定性極高,無法量化,尤其是區域性的氣候變化更難預測。
劉紹臣表示,全球溫度每增加1度,台灣前10%強降雨就會增加約140%,而前10%小雨則會減少約70%;全球溫度對中國華南的影響則較小,約是台灣的一半。
劉紹臣表示,1961年至2005年間,全球溫度約增加0.7度,全台灣前10%強降雨增加約100%,小雨減少1倍;IPCC的氣候模式估計2005年至2030年間,全球溫度會再增加約攝氏0.7度;因此台灣前10%強降雨,在未來25年左右會再增加100%。
劉紹臣表示,由於台灣前10%強降雨大都來自颱風,更大、更多的摧毀性水災、土石流,未來將無可避免;台灣中、小雨卻逐漸減少,但中、小雨是保持土壤濕潤及地下水的關鍵水源,台灣中、南部春冬兩季常因此而產生旱災,將會更嚴重、頻繁。
劉紹臣表示,由於二氧化碳在大氣生物圈系統生命期很長,想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緩全球暖化,還需數十年的努力,因此制訂因應策略以及完善的國土規劃,是當務之急。
__________
mattiehuang第一次新近補充
http://taiwan-typhoon.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1752
過去10年天災奪78萬人命 6成死於地震
2010-01-31 中國時報【潘勛/綜合報導】
一項聯合國資助的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中,共發生近四千起天災,造成全球七十八萬多人死亡,而地震是為禍最重的天災,將近六成受害者是死於地震。
這項報告係「災害傳染病學研究中心」CRED所完成。二○○○到二○○九年總計發生三八五二起天災,其中最嚴重的一起,是二○○四年底,地震引發南亞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逾廿二萬人死亡。
暴雨洪潦是第二嚴重的天災,致死人數占總數的二二%,第三則為極端異常天候,占一一%。
亞洲在天災事故中受創最深,占死亡總數的八成五。比如二○○八年侵襲緬甸的納吉斯(Nargis)熱帶氣旋,導致十三萬八千名緬甸人喪生。
二○○三年熱浪席捲歐洲,七萬二千人喪命。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的減少災害風險特別代表瓦史卓姆表示,過去十年,地震是最酷烈的天災,害死最多人命,目前依然嚴重威脅全球數百萬人的性命安全;全球前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有八個位在地震斷層帶上,如東京、墨西哥市及孟買市。
CRED主任古哈─薩皮爾教授表示,天災難躲,但有許多因素,如都市化、都市計畫、森林流失,都影響人類受災的程度,應予以重視。過去十年天災發生的件數,比起一九八○到一九八九的十年間,要多出一倍以上,但相形之下,受災人數增加率,要來得較輕微,這一點或可歸因於人類社會的防範措施改善。
----------------------------------
mattiehuang第二次新近補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5/78/23wt8.html
連環震、水旱災 地球怪怪的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04/15 04:11
專家反對「震群效應」說法 學者認為天災與暖化有關
劉啟清說,一九八○年代以前地球轉速較快,到了一九九○年逐漸變慢,猜測是因為暖化造成北極融冰流向赤道,物質遠離地球轉軸,造成地球慢轉;但是近二到三年,地球轉動呈現加速現象,以智利及印尼強震為例,這兩起強震成因都是板塊隱沒所造成,當板塊向下擠壓,往地震轉軸靠近,地球轉速變快。
劉啟清說,目前只知大氣和地殼兩者會相互影響,還無法確知是誰能操控誰。
近期全球各地頻傳地牛翻身,包括美洲地區的智利、海地、墨西哥、美國,亞洲區域的台灣、印尼、日本及中國等地先後傳出強震,有國外學者以「震群效應」形容全球接連發生的強震,但是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一百位地震專家裡,會有九十九.九九位專家反對震群說法。」
中研院研究員余水倍認為,環太平洋區域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科學研究上的確證實「一個地震會誘發其它地震」,稱為「應力轉移」,但應力轉移有一定距離限制,不會如同「震群」理論指出,從加勒比海、日本、智利又到台灣等大範圍地接連發生。
另據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鋐分析,最近兩年全球地震活動頻率較高,去年七月迄今九個月中,全球發生規模七以上地震共二十四次,平均每月達二.六次。 專家研究青海玉樹縣規模七.一地震與四川汶川大地震有關聯,中國近期仍有發生規模六地震的可能性。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指出,汶川地震後的二○○八年,中國共發生九十九次規模五以上地震;去年相對平靜,全年只發生兩次規模六以上地震。今年明顯增強。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04/15 04:11
專家反對「震群效應」說法
學者認為天災與暖化有關
劉啟清說,一九八○年代以前地球轉速較快,到了一九九○年逐漸變慢,猜測是因為暖化造成北極融冰流向赤道,物質遠離地球轉軸,造成地球慢轉;但是近二到三年,地球轉動呈現加速現象,以智利及印尼強震為例,這兩起強震成因都是板塊隱沒所造成,當板塊向下擠壓,往地震轉軸靠近,地球轉速變快。
劉啟清說,目前只知大氣和地殼兩者會相互影響,還無法確知是誰能操控誰。
近期全球各地頻傳地牛翻身,包括美洲地區的智利、海地、墨西哥、美國,亞洲區域的台灣、印尼、日本及中國等地先後傳出強震,有國外學者以「震群效應」形容全球接連發生的強震,但是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一百位地震專家裡,會有九十九.九九位專家反對震群說法。」
中研院研究員余水倍認為,環太平洋區域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科學研究上的確證實「一個地震會誘發其它地震」,稱為「應力轉移」,但應力轉移有一定距離限制,不會如同「震群」理論指出,從加勒比海、日本、智利又到台灣等大範圍地接連發生。
另據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鋐分析,最近兩年全球地震活動頻率較高,去年七月迄今九個月中,全球發生規模七以上地震共二十四次,平均每月達二.六次。
專家研究青海玉樹縣規模七.一地震與四川汶川大地震有關聯,中國近期仍有發生規模六地震的可能性。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指出,汶川地震後的二○○八年,中國共發生九十九次規模五以上地震;去年相對平靜,全年只發生兩次規模六以上地震。今年明顯增強。
Posted via web from mattiehuang's posterous
從艋舺孔子蘋果看見 "i" Why are the movie like Monga or product like Apple so polular?
mattiehuang
誰能找到建立或補強 " i " 認同,誰就能很快地引起流行!
可想見以後將出現更多以刻畫人物角色地方或物為題的作品。艋舺,赤壁,痞子英雄,海角七號,到阿凡達及最近的孔子,阿凡達挾帶好萊塢的光環自然有不得不風行的重要支持,那孔子?這主題可說是超級厲害的選擇,它將孔子從一般而言與另三位耶穌釋伽牟尼蘇格拉底聖哲並列的位置,一舉推到至高點,只要稍為對中華文化好奇或研究的人口一起通吃!
趨向 " i " 是要因、也是結果!
via Twittelator via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