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菊,一個讓台灣以另一種意象與世人見面的賣菜阿嬤,
因為這樣一位市井小民卻讓台灣在歐美媒體中現身發光,
於是有人提問了:我們,究竟要培養菁英、還是陳樹菊?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別的地區,例如,剛果,那麼,答案也許可以不同。
不過,倘若問的是台灣社會、是你我,那麼,回答之前可得先記起一個事實:台灣是個透過政府、政客、企業、科技、大學、國民教育、包括你我截至目前為止的各種努力,孕育出每人每年排碳量12噸、超過標準值2.76倍的地方;即使有陳樹菊這樣的台灣人存在,但其數量無助平衡這個由更多數人形塑出來並正盡心維護的排碳文化。
我們由公至私由小至大在生活中的反應或追求、已經對超高排碳量生活上了癮、過度依賴。除非,台灣從上到下,還要等其他國家先覺醒先行動,才甘願在制度、政策、組成、關係上進行大規模且根本性的革新,除非,台灣從上到下從之前到現在,節能減碳都是喊給別人聽的,要不然,培養菁英或陳樹菊這問題,嚴肅地以延續地球能量與人類物種生命的角度來看,用著最少資源度日卻過著最豐富生活的陳樹菊,我投一(大)票!
順便,再修正一下字詞使用:不是只要擁有頂大、律師、醫生、政商名流、竹科工程師等等一般社經地位較高者身上,就可以套上「菁英」概念。
及時地,重新思考教育、生活、延續、幸福之間的關係為要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8/78/2436i.html
台灣每人年排碳12噸 超標2.76倍
更新日期:2010/04/18 04:11
民眾即日起到廿二日走到台北火車站前,可以在站前新光大樓廣場看到一顆直徑十.一八公尺的大氣球佇立街頭,這顆氣球就等同我們每人每月排出的二氧化碳量,看見這顆氣球,大家可以想想自己與地球的關係。
需蓋75萬座大安公園 才平衡減碳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例,台灣人每年製造出二億七千萬公噸二氧化碳,等於就有二億七千萬顆直徑十公尺的氣球,排起來約有廿七億公尺長距離,以地球、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卅八萬公里計算,這串二氧化碳大氣球可以往返地球及月球之間近四趟;地球圓周為四.○一萬公里,這串二氧化碳大氣球則可繞行地球約六十八圈,必須要蓋上七十五萬座大安森林公園才能平衡減碳。
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表示,二○○七年台灣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十二.○八公噸,排名世界第十七名,是世界人平均排放量的二.七六倍,台灣人確實有必要做出更多的減碳行動。
環團呼籲政府 速規範高耗能產業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環保署在今年三月四日提出減碳加碼目標,希望在二○二○年目標減碳二.一億噸,比春節前一月原本提出的八千七百萬噸減量目標,提高二.四倍;但是台灣在二○○七年製造出二億七千萬公噸二氧化碳,其中近一半由大企業排放,政府除了對民眾疾呼減碳,更應該對高耗能產業做出規範,協助產業轉型。
民眾其實隨手都可以為地球生態做出貢獻,每天做一點,短短一星期,就能明顯看到減少的碳排放量。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專案企劃樊彥忠舉例,每天只要少看一小時電視,持續一星期就可以省下一.一公斤的碳排放;每天晚上把電腦拔掉插頭關機八小時,一週下來可減少十.五公斤二氧化碳。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發起「十萬『夥集』 減碳救地球」活動,專屬的活動網站: http://422.yam.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4/115/251t8.html
培養菁英還是陳樹菊?學者提反思
更新日期:2010/05/04 15:59 林怡秀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綜合報導】陳樹菊多年來默默行善,獲導演李安推薦當選時代雜誌百大英雄,陳女士瞬間成為媒體焦點。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林登秋投書媒體指出,教育長期重視菁英,卻忽略了做人基本的善良特質,呼籲教育應回歸根本;同在師大任教的林淑真也表示認同,認為人格教育也同樣重要。
東華大學副校長張瑞雄,也在《蘋果日報》刊登投書表示,政府應多關注市井小民的生活,別只顧錦上添花。
林登秋在《聯合報》的《培育菁英 還是陳樹菊?》一文中表示,為了前進百大,教育部不惜五年五百億挹注「頂尖」大學,培養菁英;家長為讓孩子進入頂尖菁英高中大學,全力服侍讓小孩免除一切家務,「但進入了百大,教育就成功了嗎?培養一群在企業、醫界、政界呼風喚雨,叱吒風雲的菁英,就讓社會更美好了嗎? 」
林登秋認為,陳樹菊的身教,等於為社會上了寶貴的一課,「善良踏實對台灣社會產生向上提昇的力量與價值,遠超過當前社會所謂的菁英。」他表示,在新聞版面中,學測基測滿級分的人,如果沒有一顆善良而踏實的心,難保未來不會成為A健保的醫師、A錢的總統或掏空公司資產的巨賈。
對於林登秋的意見,台灣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林淑真受訪時也表示認同。她說,教育本質可分為學術及人格兩部分,除了學術外,人格教育也很重要,「要如何喚醒學生對社會的關懷,是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另外,師大副教授表演藝術研究所夏學理也說,師大一直都在推品格教育,他認為學校不僅要教專業,也要教品格「前幾天我才去拜訪一個教育家,他捐了很多錢辦學校,自己每天都要背一遍朱子家訓。」
無獨有偶,張瑞雄也寫了一篇《陳樹菊讓政府汗顏》,文中提到教育部只看的見《SCI》、《SSCI》等英文期刊論文,忽略本土人文研究,而政府與媒體眼中永遠只有經濟與政治,台灣民間一些感人或溫馨的小故事卻得不到關注。
張瑞雄則表示,政府應多多投入資源關心市井小人物的生活情形,不能只是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如此我們的社會就能多點溫馨、少點暴戾。」他說,陳樹菊值得學習,但政府的行為更令人汗顏,現在再多的事後口惠和榮耀,也掩蓋不了政府在人文社會方面施政不彰的事實。
「在未獲媒體報導前,走過陳樹菊的攤子旁,大概沒有人會認為這裡有一個真正的台灣英雄,因為我們的菁英教育,關注的焦點從來就不是做人基本的善良特質。」林登秋在文中呼籲,政府應反省目前的菁英教育,回到做人根本來教育學生,這才是個人真正的價值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5/17/253qq.html
東華大學副校長張瑞雄,也在《蘋果日報》刊登投書表示,政府應多關注市井小民的生活,別只顧錦上添花。
林登秋在《聯合報》的《培育菁英 還是陳樹菊?》一文中表示,為了前進百大,教育部不惜五年五百億挹注「頂尖」大學,培養菁英;家長為讓孩子進入頂尖菁英高中大學,全力服侍讓小孩免除一切家務,「但進入了百大,教育就成功了嗎?培養一群在企業、醫界、政界呼風喚雨,叱吒風雲的菁英,就讓社會更美好了嗎? 」
林登秋認為,陳樹菊的身教,等於為社會上了寶貴的一課,「善良踏實對台灣社會產生向上提昇的力量與價值,遠超過當前社會所謂的菁英。」他表示,在新聞版面中,學測基測滿級分的人,如果沒有一顆善良而踏實的心,難保未來不會成為A健保的醫師、A錢的總統或掏空公司資產的巨賈。
對於林登秋的意見,台灣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林淑真受訪時也表示認同。她說,教育本質可分為學術及人格兩部分,除了學術外,人格教育也很重要,「要如何喚醒學生對社會的關懷,是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另外,師大副教授表演藝術研究所夏學理也說,師大一直都在推品格教育,他認為學校不僅要教專業,也要教品格「前幾天我才去拜訪一個教育家,他捐了很多錢辦學校,自己每天都要背一遍朱子家訓。」
無獨有偶,張瑞雄也寫了一篇《陳樹菊讓政府汗顏》,文中提到教育部只看的見《SCI》、《SSCI》等英文期刊論文,忽略本土人文研究,而政府與媒體眼中永遠只有經濟與政治,台灣民間一些感人或溫馨的小故事卻得不到關注。
張瑞雄則表示,政府應多多投入資源關心市井小人物的生活情形,不能只是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如此我們的社會就能多點溫馨、少點暴戾。」他說,陳樹菊值得學習,但政府的行為更令人汗顏,現在再多的事後口惠和榮耀,也掩蓋不了政府在人文社會方面施政不彰的事實。
「在未獲媒體報導前,走過陳樹菊的攤子旁,大概沒有人會認為這裡有一個真正的台灣英雄,因為我們的菁英教育,關注的焦點從來就不是做人基本的善良特質。」林登秋在文中呼籲,政府應反省目前的菁英教育,回到做人根本來教育學生,這才是個人真正的價值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5/17/253qq.html
母親難產過世 陳樹菊立志行善
更新日期:2010/05/05 12:02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之光陳樹菊十幾年來低調行善,大家好奇是什麼原因讓陳樹菊立志幫助別人?原來陳樹菊13歲時,母親懷了第七胎,卻因為難產又繳不出剖腹的保證金,最後難產過世,母親的過世對陳樹菊影響很大,因此她從小便發願,只要有錢一定要救助別人。
台灣之光陳樹菊多年來就靠著菜攤累積近千萬的存款,但她選擇將這筆錢捐出去,花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因為她自己也曾經歷過貧困的切身之痛。
就在國小畢業那年,懷了第七胎的母親難產,弟弟又得肝病,家境清寒繳不出醫藥費,最後雙雙離開人世,她不得不輟學賣菜成了市場裡年紀最小的菜販,國小畢業就沒有升學,暫代起母職照顧六個兄弟姊妹,這讓她的弟弟陳洽銘感激在心頭。
時間一晃就是半世紀,陳樹菊從菜販小妹變成菜販阿嬤,每天凌晨3點多到市場批貨,4點左右再將青菜載到市場,到晚上9點才休息,一年365天只有大年初一休息,賣菜時間這麼長,就是希望多存點錢。
當初幫母校蓋圖書館的動機,是因母親和弟弟就醫時,家裡繳不出保險金,靠校方樂捐兩人才能住院治療,雖然到最後還是沒能挽回親人性命,但校方的慷慨解囊,讓陳樹菊點滴在心頭,有人認為陳樹菊一生都為別人而活,但她卻認為自己曾受人幫助,現在他要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5/4/2531i.html
中國時報【王良芬/紐約四日電】
台灣愛心阿嬤陳樹菊美東時間三日晚間抵達紐瓦克機場,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陳樹菊依然容光煥發,她看到大批媒體守候,不改其純樸個性,很靦腆地說:「歹勢啦!」
陳樹菊此行搭機首度來美領獎,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其特殊成就,特別為她辦理禮遇通關,處長高振群並親自前來接機,長榮航空地勤人員並獻花致敬。高振群說:「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這是陳樹菊女士令人敬佩的地方。」
陳樹菊的左腳蜂窩性組織炎尚未痊癒,她在入境通關後,一拐一拐地步履緩慢,在高振群陪同下走出機場,沿路還有不少旅客要求合照,她都很有耐心一一配合。
陳樹菊下榻於法拉盛喜來登酒店,駐紐約台北經文處針對她長年茹素,特地精心安排素餐,四日早上處長高振群和她共進素時食早餐,中午新聞組安排在法拉盛彌勒齋餐廳,五日中午高振群夫婦在木蘭餐廳以素食款待。
菜販阿嬤陳樹菊在紐約度過第一晚後,四日早上神采奕奕和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早餐,阿嬤似乎沒有時差問題,她微笑說:「我在台東每天都只睡兩個鐘頭,昨晚一到旅館躺下就睡了,睡兩個鐘頭就夠了,只是美國床太舒服,睡沒慣習。」
眷戀鄉土的陳樹菊在紐約的第一個外出活動,就是到去超市業務考察,她看到一攤攤的新鮮蔬菜,聞著帶著泥土的蔬菜味道,立刻就微笑了,觸摸著美國蕃茄、油菜、大白菜,笑說:「我們台灣都有,只是有些樣子有點不一樣。」
陳樹菊不改菜販比價的習慣,她頻頻問華人超市老闆蔬菜的價錢,經文處官員幫她從美金換算新台幣,由從美國的磅數換成台灣的斤兩,她在心中盤算幾下後,很滿意說:「大多數和台灣的價錢差不多,有的還比台灣便宜。」
陳樹菊在有「小台北」之稱的法拉盛,一路上都受到僑胞的熱情歡迎,民眾紛紛以台語向她問好、加油,連大陸人都來看熱鬧,肯定陳樹菊的善行,這些都讓陳樹菊感動不已,不斷以微笑回應。
陳樹菊為了四日晚間《時代雜誌》的晚宴,在經文處的安排下,到由台中人開的「三美髮廊」吹洗頭髮,在眾目睽睽之下,她有點靦腆地在接受美髮師打理。髮廊老闆林太太為了陳樹菊的到來,前一天還特別全面大掃除,以煥然一新的服務款待這位台灣愛心阿嬤。
台裔醫師許志靖獲悉陳樹菊左腳有蜂窩性組織炎,特地放下診所業務,從陳一下飛機開始,就隨時待命,陳樹菊連呼:「金感心!」許志靖畢業於台北醫學院,來美前曾在長庚醫院服務,他敬佩阿嬤善心,阿嬤在紐約期間,將全力照顧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5/78/253am.html
台灣之光陳樹菊多年來就靠著菜攤累積近千萬的存款,但她選擇將這筆錢捐出去,花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因為她自己也曾經歷過貧困的切身之痛。
就在國小畢業那年,懷了第七胎的母親難產,弟弟又得肝病,家境清寒繳不出醫藥費,最後雙雙離開人世,她不得不輟學賣菜成了市場裡年紀最小的菜販,國小畢業就沒有升學,暫代起母職照顧六個兄弟姊妹,這讓她的弟弟陳洽銘感激在心頭。
時間一晃就是半世紀,陳樹菊從菜販小妹變成菜販阿嬤,每天凌晨3點多到市場批貨,4點左右再將青菜載到市場,到晚上9點才休息,一年365天只有大年初一休息,賣菜時間這麼長,就是希望多存點錢。
當初幫母校蓋圖書館的動機,是因母親和弟弟就醫時,家裡繳不出保險金,靠校方樂捐兩人才能住院治療,雖然到最後還是沒能挽回親人性命,但校方的慷慨解囊,讓陳樹菊點滴在心頭,有人認為陳樹菊一生都為別人而活,但她卻認為自己曾受人幫助,現在他要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5/4/2531i.html
賣菜嬤抵美 逛超市不忘比價
更新日期:2010/05/05 02:42 王良芬/紐約四日電
台灣愛心阿嬤陳樹菊美東時間三日晚間抵達紐瓦克機場,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陳樹菊依然容光煥發,她看到大批媒體守候,不改其純樸個性,很靦腆地說:「歹勢啦!」
陳樹菊此行搭機首度來美領獎,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其特殊成就,特別為她辦理禮遇通關,處長高振群並親自前來接機,長榮航空地勤人員並獻花致敬。高振群說:「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這是陳樹菊女士令人敬佩的地方。」
陳樹菊的左腳蜂窩性組織炎尚未痊癒,她在入境通關後,一拐一拐地步履緩慢,在高振群陪同下走出機場,沿路還有不少旅客要求合照,她都很有耐心一一配合。
陳樹菊下榻於法拉盛喜來登酒店,駐紐約台北經文處針對她長年茹素,特地精心安排素餐,四日早上處長高振群和她共進素時食早餐,中午新聞組安排在法拉盛彌勒齋餐廳,五日中午高振群夫婦在木蘭餐廳以素食款待。
菜販阿嬤陳樹菊在紐約度過第一晚後,四日早上神采奕奕和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早餐,阿嬤似乎沒有時差問題,她微笑說:「我在台東每天都只睡兩個鐘頭,昨晚一到旅館躺下就睡了,睡兩個鐘頭就夠了,只是美國床太舒服,睡沒慣習。」
眷戀鄉土的陳樹菊在紐約的第一個外出活動,就是到去超市業務考察,她看到一攤攤的新鮮蔬菜,聞著帶著泥土的蔬菜味道,立刻就微笑了,觸摸著美國蕃茄、油菜、大白菜,笑說:「我們台灣都有,只是有些樣子有點不一樣。」
陳樹菊不改菜販比價的習慣,她頻頻問華人超市老闆蔬菜的價錢,經文處官員幫她從美金換算新台幣,由從美國的磅數換成台灣的斤兩,她在心中盤算幾下後,很滿意說:「大多數和台灣的價錢差不多,有的還比台灣便宜。」
陳樹菊在有「小台北」之稱的法拉盛,一路上都受到僑胞的熱情歡迎,民眾紛紛以台語向她問好、加油,連大陸人都來看熱鬧,肯定陳樹菊的善行,這些都讓陳樹菊感動不已,不斷以微笑回應。
陳樹菊為了四日晚間《時代雜誌》的晚宴,在經文處的安排下,到由台中人開的「三美髮廊」吹洗頭髮,在眾目睽睽之下,她有點靦腆地在接受美髮師打理。髮廊老闆林太太為了陳樹菊的到來,前一天還特別全面大掃除,以煥然一新的服務款待這位台灣愛心阿嬤。
台裔醫師許志靖獲悉陳樹菊左腳有蜂窩性組織炎,特地放下診所業務,從陳一下飛機開始,就隨時待命,陳樹菊連呼:「金感心!」許志靖畢業於台北醫學院,來美前曾在長庚醫院服務,他敬佩阿嬤善心,阿嬤在紐約期間,將全力照顧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5/78/253am.html
陳樹菊效應 小額捐款1日增3倍
更新日期:2010/05/05 04:11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愛心是有傳染力的!台東菜販陳樹菊熱心捐款助人的故事,最近隨著她赴美參加時代雜誌百大人物表揚餐會,獲得媒體高度關注。「陳樹菊效應」也在社福界掀起「小額捐款」的驚人能量。聯合勸募協會透露,近期個人捐款明顯增加,光是五月三日陳樹菊搭機赴美當天的網路捐款,就比七天前單日暴增三倍。
聯合勸募秘書長周文珍說,習慣在上班日上網捐款的上班族,過去一天僅十幾人,但在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三日短短四天,累積近百人捐了二十幾萬元,其中包含週六、週日網路捐款冷門時段,而五月三日週一當天更有四人捐了十一萬多元。
愛心會傳染 少少也能捐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說,個人捐款佔兒盟五成五捐款收入,有捐款人未寫地址寄來幾個十元硬幣;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也表示,小額捐款佔勵馨捐款來源九十六%,有人每月寄一個五十元硬幣。陳樹菊從十幾歲就省吃儉用、存款捐錢的善舉,激發更多人興起「不用等到買房子、車子再捐款」的念頭,並打破「久久捐款一次」的想法。
家扶基金會表示,社會各地都有「陳樹菊」,在台中一心市場賣發粿的王麗珠,每月捐一千元認養貧童,持續二十五年從不間斷;台中文心幼稚園家長自八十九年畢業典禮義賣後,就以孩子的名義,每月一日相約麥當勞集合捐款給家扶,十年來,此「康乃馨助養站」會員從十五人增加為一百一十人,累積捐款總數超過三百萬元。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表示,四月二十日,有不願具名的婦人送了三十萬本票來,希望捐作扶助越南、台灣原住民貧童之用;巧的是,當天另有同樣低調的一對父子,騎腳踏車來捐出七萬元,盼扶助越南、中國雲南貧童。這是近三年至善罕見收到如此大筆的個人捐款。
周文珍也說,近兩年因四川地震、八八風災,多數企業都優先捐款,陳樹菊的故事令很多民眾深深感到:「連一位失學、被倒會、經常吃飯配醬油的菜販都這麼無私地發心,我應該也可以!」
聯合勸募秘書長周文珍說,習慣在上班日上網捐款的上班族,過去一天僅十幾人,但在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三日短短四天,累積近百人捐了二十幾萬元,其中包含週六、週日網路捐款冷門時段,而五月三日週一當天更有四人捐了十一萬多元。
愛心會傳染 少少也能捐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說,個人捐款佔兒盟五成五捐款收入,有捐款人未寫地址寄來幾個十元硬幣;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也表示,小額捐款佔勵馨捐款來源九十六%,有人每月寄一個五十元硬幣。陳樹菊從十幾歲就省吃儉用、存款捐錢的善舉,激發更多人興起「不用等到買房子、車子再捐款」的念頭,並打破「久久捐款一次」的想法。
家扶基金會表示,社會各地都有「陳樹菊」,在台中一心市場賣發粿的王麗珠,每月捐一千元認養貧童,持續二十五年從不間斷;台中文心幼稚園家長自八十九年畢業典禮義賣後,就以孩子的名義,每月一日相約麥當勞集合捐款給家扶,十年來,此「康乃馨助養站」會員從十五人增加為一百一十人,累積捐款總數超過三百萬元。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表示,四月二十日,有不願具名的婦人送了三十萬本票來,希望捐作扶助越南、台灣原住民貧童之用;巧的是,當天另有同樣低調的一對父子,騎腳踏車來捐出七萬元,盼扶助越南、中國雲南貧童。這是近三年至善罕見收到如此大筆的個人捐款。
周文珍也說,近兩年因四川地震、八八風災,多數企業都優先捐款,陳樹菊的故事令很多民眾深深感到:「連一位失學、被倒會、經常吃飯配醬油的菜販都這麼無私地發心,我應該也可以!」
3 Comments:
看了會覺得很溫馨!
心最重要
行善應及時
Think about being a taker or a giver...
但我覺得陳樹菊的事件有點被政治人物所利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