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2

第一號未來之瀰:天災即至 (註:當孩子也覺察天災即至)Futures meme No.1: Disastersensation(Note: When kids start disastersensing)


我家那兩隻快五歲了。除了玩、也常常為什麼。雖然忙時會有點累,幸好,看到讓他們在我回答之前先猜猜原因那種煞有其事的表情、或聽到那些各有堅持或商量後決定的答案,常常很有趣、也有「某種」邏輯。

去年初起,從幾次吊燈動來動去的體驗,他們三不五時會冒出這樣的問題:媽媽,為什麼有地震哪?

後來,我知道幼稚園某次主題提到了土石流,討論了颱風與地震來時、造成那些傷亡流失、如何保護自己;後來,他們在家開始用小老師般的口氣提醒大人方法要正確...

不過,那個在他們第一次提及我就解釋過(還讓自己當成地球邊演邊說明)的問題「媽咪,為什麼有地震哪」,卻不時不時出現,那眼神與口吻不只不解、還有不想與擔心。即使,從我準備要再重「演」一次、他們就急著搶答的反應與內容來看,他們並非忘記我曾經說明過的地震成因。

也許,他們真正想問的,不是 「為什麼有地震」,而是想說...

 「又是,地震!為什麼這麼多,會不會像新聞報導裡的地方也遇到這種災難啊?我們,究竟要怎麼辦哪?」

本文於Tue, 19 Jan 2010 14:48:00 +0000 海地地震後一週首次發表,有感於連孩童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漸有天災即至的知覺,因此在補充上方故事後,於此時重新發佈之。
mattiehuang 20100119 

1999年的921地震是台灣近六十年來損傷最大的天災、僅次於1935年的關刀山地震,不僅對目前活在這塊島上的大多數台灣人是前所未有的衝擊,對全球來說,這次的創傷與之後的復健也受到全球各大媒體的報導。現代化社會對短時間失去大量生命的痛、自然環境已經改變的事實,神經驟時繃緊了起來。

若是偶發,雖然深刻、但時間夠久的話還是可以淡忘。然而,水災大地震來襲的頻率比過去六十年來的經常:2004年1226印度洋大地震、死亡約25萬人;2005年328蘇門達臘大地震、死亡約2000人;2006年527爪哇大地震、死亡約600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死亡約7萬人;2010年112海地大地震、死亡目前以證實10萬人、有25萬人遭活埋、初估傷亡將達300多萬人...。

不僅是在大亞洲地區所發生的作用力,經濟政治強權如美國也在2005年829卡翠娜颶風的力量中,更貼近地體驗了社會中因此而出現25萬個氣候難民的遭遇。

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人類多次遭逢因自然(自己?)而引發驟然滅亡的事件,我們反芻著因天災而受創的記憶,頻率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見。若從921地震看起,十年內遭逢天災者增加了千倍以上,具有受難者的親人或朋友身份者,增加了何止萬倍,而即便很確定自己人際網絡中沒有天災直接或間接受難者,作為投入參與救災的人力、作為新聞媒體閱聽者、作為不分國界龐大的網路社會成員之一,我們彼此--絕大多數的人類--應該已經意識到甚至相信:下個天災會出現的更快、帶來更大的損耗。

對天災即至之知,可以說是此時人類社會中生殖性、存續性、傳播性均強之瀰。

那麼,在這個瀰的作用下我們看到社會有什麼表現?

在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中,這瀰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是極端不同的:天災即至之無知的真行動、天災即至之自知的偽行動。

而在未開發國家中,天災即至之知的瀰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包括對自然的害怕、不得不接受的無奈、以及(應該已經不僅僅是醞釀中的)對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的憤怒。

前者行動模式的族群原本不是很大,近兩年人數愈來愈多,包括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再利用、吃素或吃有機食物、購買減碳權策略、多搭捷運等行動,無知之真行動是指雖然如此作為的確是助力、但卻可能天真地以為只要人類都這麼做就可以抗天災永續發展。

相對地,持後者行動模式的族群龐大,政府公僕、大企業、高等教育機構、研究單位、政黨與政客、新聞娛樂媒體、一般上班族、菜籃族都是,對於一般上班族、菜籃族這種經濟政治力網絡單純的人來說,也許可以看到的是增加購買意外險、壽險、醫療險、癌症險、地震險的數量,但對族群中利益網絡複雜者,大多作為卻打著綠能減碳卓越之名、用造壩賭水的思維行研究開發之實,自知之偽行動是指知道永續實不可能、情況只會愈糟、所為僅能減緩速度,因此即便宣稱綠能減碳永續,其研發、產製、立法、行政都仍以追求卓越、爭取排名為念,無關的損耗與因此而使用的能源卻因此更多。

這種自知之偽行動被正當畫到某種強度,又會變成一種冷漠。以台灣為例,才不久前,莫拉克颱風帶來2009年88水災,死亡約700人,小林村--台灣這個生命體的一部份--一下子整個不在了。水災,加快了馬政府聲望的下滑速度,執政能力受到嚴重質疑,沒多久劉內閣下台負責,但是社會大眾對水災本身與受難者的關注時間、程度與實際行動,大不如十年前的921地震--尤其在十年後網路通路發展一日千里的條件下。

最近,中研院提出研究推估:台灣水旱災在未來25年左右會再增加100%。從近一年來各大媒體發佈的氣象類資訊來看,可以想見,全球其他過度開發國家亦有如此趨勢。這種現代性社會的開發動力過於強大與正當,即便執政者集聚一堂(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所見仍是經濟為主的考量與政治力的運作,接下來的25年期間,以規劃合作方式、應對蓋婭變遷為社會發展重心的公組織,影響力恐怕一如現在,相對十分有限。

天災即至之知(disastersensation, by mattiehuang),於近年複製蔓延,近日海地所遭遇,應已使其傳播的力度大幅急速地攀升。這001號瀰是現在、也將是未來影響人類系統發展傾向的重要元素。mattiehuang




__________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0/27/n2702427.htm
中研院:全球暖化 台灣水旱災將增加-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009年10月27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全球溫度增加,強降雨也會增加,小、中強度降雨則會減少,因此未來台灣的水旱災將會增加,呼籲應儘速做好完善的國土規劃。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劉紹臣、臺灣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極端降雨」與「全球溫度」的關係,登上國際專業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Letters)。這項數據,較先前全球氣候變遷權威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07)的氣候模式預測,大過10倍。


劉紹臣解釋,IPCC2007雖曾經說明水災及旱災都會更嚴重,但也因不定性高、無法量化而較保守。這篇論文將「極端降雨」與「全球溫度」量化,為氣候模式提供關鍵模擬指標,也對全球暖化引起的水、旱災風險評估奠定基礎。


劉紹臣表示,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全球各地過去數10年強降雨隨全球溫度增加,而中、小強度降雨則減少,但極端天氣隨氣候的變化很難由模式預測,不定性極高,無法量化,尤其是區域性的氣候變化更難預測。


劉紹臣表示,全球溫度每增加1度,台灣前10%強降雨就會增加約140%,而前10%小雨則會減少約70%;全球溫度對中國華南的影響則較小,約是台灣的一半。


劉紹臣表示,1961年至2005年間,全球溫度約增加0.7度,全台灣前10%強降雨增加約100%,小雨減少1倍;IPCC的氣候模式估計2005年至2030年間,全球溫度會再增加約攝氏0.7度;因此台灣前10%強降雨,在未來25年左右會再增加100%。


劉紹臣表示,由於台灣前10%強降雨大都來自颱風,更大、更多的摧毀性水災、土石流,未來將無可避免;台灣中、小雨卻逐漸減少,但中、小雨是保持土壤濕潤及地下水的關鍵水源,台灣中、南部春冬兩季常因此而產生旱災,將會更嚴重、頻繁。


劉紹臣表示,由於二氧化碳在大氣生物圈系統生命期很長,想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緩全球暖化,還需數十年的努力,因此制訂因應策略以及完善的國土規劃,是當務之急。


__________


mattiehuang第一次新近補充
http://taiwan-typhoon.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1752


過去10年天災奪78萬人命 6成死於地震
2010-01-31 中國時報【潘勛/綜合報導】
一項聯合國資助的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中,共發生近四千起天災,造成全球七十八萬多人死亡,而地震是為禍最重的天災,將近六成受害者是死於地震。
這項報告係「災害傳染病學研究中心」CRED所完成。二○○○到二○○九年總計發生三八五二起天災,其中最嚴重的一起,是二○○四年底,地震引發南亞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逾廿二萬人死亡。


暴雨洪潦是第二嚴重的天災,致死人數占總數的二二%,第三則為極端異常天候,占一一%。
亞洲在天災事故中受創最深,占死亡總數的八成五。比如二○○八年侵襲緬甸的納吉斯(Nargis)熱帶氣旋,導致十三萬八千名緬甸人喪生。
二○○三年熱浪席捲歐洲,七萬二千人喪命。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的減少災害風險特別代表瓦史卓姆表示,過去十年,地震是最酷烈的天災,害死最多人命,目前依然嚴重威脅全球數百萬人的性命安全;全球前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有八個位在地震斷層帶上,如東京、墨西哥市及孟買市。
CRED主任古哈─薩皮爾教授表示,天災難躲,但有許多因素,如都市化、都市計畫、森林流失,都影響人類受災的程度,應予以重視。過去十年天災發生的件數,比起一九八○到一九八九的十年間,要多出一倍以上,但相形之下,受災人數增加率,要來得較輕微,這一點或可歸因於人類社會的防範措施改善。


----------------------------------


mattiehuang第二次新近補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5/78/23wt8.html



連環震、水旱災 地球怪怪的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04/15 04:11

專家反對「震群效應」說法
〔記者林嘉琪、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環太平洋地震不斷,雖然專家分析這些地震分屬不同的板塊,不認為有「震群效應」,但從去年開始,乾旱、洪水及強震等天然災害紛紛襲擊全球,學者指,國外科學家確實都在關注「地球轉動速度與全球板塊活動變化,並可能造成地震頻傳的相關性」。
曾經在國際期刊Nature發表「颱風引發慢地震」的中研院學者劉啟清說,「大氣現象會影響地殼變動」,亦即「當水、風和溫度起伏大,可能因此釋放地殼能量」,最根本的原因其實與暖化現象脫離不了關係。
學者認為天災與暖化有關

劉啟清說,一九八年代以前地球轉速較快,到了一九九年逐漸變慢,猜測是因為暖化造成北極融冰流向赤道,物質遠離地球轉軸,造成地球慢轉;但是近二到三年,地球轉動呈現加速現象,以智利印尼強震為例,這兩起強震成因都是板塊隱沒所造成,當板塊向下擠壓,往地震轉軸靠近,地球轉速變快。

劉啟清說,目前只知大氣和地殼兩者會相互影響,還無法確知是誰能操控誰。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認為,人類對於颱風、旱災和洪水有預警能力,避免暖化造成的連鎖反應是可以努力的,雖然地震變數多,但也能加強建物耐震度並提升地震教育。

近期全球各地頻傳地牛翻身,包括地區的智利、海地、墨西哥、美國,亞洲區域的台灣、印尼、日本及中國等地先後傳出強震,有國外學者以「震群效應」形容全球接連發生的強震,但是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一百位地震專家裡,會有九十九.九九位專家反對震群說法。」

中研院研究員余水倍認為,環太平洋區域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科學研究上的確證實「一個地震會誘發其它地震」,稱為「應力轉移」,但應力轉移有一定距離限制,不會如同「震群」理論指出,從加勒比海、日本、智利又到台灣等大範圍地接連發生。

另據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鋐分析,最近兩年全球地震活動頻率較高,去年七月迄今九個月中,全球發生規模七以上地震共二十四次,平均每月達二.六次。
專家研究青海玉樹縣規模七.一地震與四川汶川大地震有關聯,中國近期仍有發生規模六地震的可能性。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指出,汶川地震後的二○○八年,中國共發生九十九次規模五以上地震;去年相對平靜,全年只發生兩次規模六以上地震。今年明顯增強。



Posted via web from mattiehuang's poster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