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紀錄著某些mattiehuang在日常生活與網絡世界中對未來之瀰、未來課程的體驗想像研究實踐與反思。
1976年道金斯以《自私的基因》為題討論生物演化的習性規則,他同時將文化視為一有機整體試從演化觀點來闡釋其運作,瀰(meme),首度被提出;道金斯最初造此語彙時,是為了在基因之外延伸演化的概念,後來此一概念被心理或社會領域研究者用於描述文化傳遞的機制。
文化發展的過程若以生物學的演化類比之,瀰就相當於基因、染色體或DNA等帶著遺傳信息的單位,可以是宗教、傳/謠言、新聞、觀念、習俗、習慣、價值,或口號、諺語、用語、用字、笑話等等。透過複製、模仿、變異、篩選等物競天擇過程,瀰有同化或被淘汰的機會,而最能適應且凸顯出其關鍵位置的瀰,不僅通過生存考驗,其存在也將影響整個系統的體質與發展。未來之瀰,是mattiehuang用來指蓋婭有機體與人類生活中足以影響其未來發展傾向的遺傳信息。
作者研究課程學、系統論。未來之瀰是此部落格的主題,針對影響大尺度未來發展可能性的瀰,分享她的連結與看見。而在此實驗中數位世界裡的資料、資訊、資源、以及所建立的同時參與的其他社群體系,正是未來的課程設計與發展結構的雛形...。
中文「未來課程」用英文簡潔地說是"futures curriculum",不過無論中英都有兩個可能:是 curriculum of futures?還是,curriculum on futures?這不是是非題。未來課程有兩個所指:當mattiehuang推設課程結構與典範更新的可能性與正當性時,是指curriculum of futures,在探討將在未來成為基本課題、而目前有認識學習必要的課題時,即指curriculum on futures。
無論小學或大學教育,直至高喊追求卓越的今日,其課程理論與實務仍有太多預設與侷限,未能及時地覺察、未得根本地更新,兩年後恐怕難以與行動/雲端/綠能概念在現代性社會掀起意識革命的腳步同步、更別說超越(這不是很奇怪的現象嗎,會寫應用程式的可能將主導現代性社會的認知、情意、技能上的學習內容與方式…)。課程典範是應該耀遷了---社群網系(socialnet system, by mattiehuang)將是課程的主要結構、而課程的設計與發展將以創建社群連結(socialnet connection, by mattiehuang)為旨趣。
這樣的課程會是什麼樣的圖像?先想像一下...一個跟著主要參與者成長的、具有知-知、知-己、己-我、我-世等連結、連結之間相互嵌含疊套延伸的活體?!
實際上,mattiehuang在2003年《統整課程系統》中即已提出課程系統論,論證課程其基本組成即是信息、信息流參與者,課程為有機系統、相互嵌含層層疊套。
2008年起社群網絡紛紛湧現,大量的歷史或現況資料數位化、透明化,應用程式也朝授權連結或同步方向爆發,不同類型或更多釋出資料之間的碰撞或交換使自身或更大整體湧現了原先未見的秩序,因此參與者(無論是格主或會員或路人),能針對興趣主題獲得具有深度與廣度、延伸與衍生的新訊息,又因為這些被納入網系中的訊息是先經這(些)網系核心(或host)的消化或詮釋、具有公開地接受各方回應的機制,因此,以社群網系為結構的未來課程有機體除了獨特性(即使主題或焦點相同、仍別具一格)、也具備充分地開放性(有更多跨越語言、文化、空間、時間隔膜的強度)。近來在數位社會中所看到的學習活動趨勢,已經間接論證了mattiehuang當時對課程有機體、課程社群網系之意象的推設。
那麼,一個希望教(與)學的host,如何參與並啟動一個課程社群網系?課程社群網系如何成形或成長?以近兩年蔚為風潮的社交即時動態網路(如plurk、twitter、facebook)現況來看,只有來自此類結構的作用力,雖有助成形有助碰撞但不足以促生有序。相對地,更早前流行的部落格(如blogger、myspace、中時、無名)雖無法聽到即時聲音或匯聚大量的回應、較難掌握參與者狀態或主動拓展社群,但host卻能在看似disorder(無序)的訊息中、找到延伸的資源,以某種order(有序)來紀錄個人對生活脈動的回應、分享自己對研究對象及其境況的實踐體驗反思、組織經多元專業或生活智慧耙梳後的意見...
簡言之,在社交即時動態連結中建置部落格、或建置部落格時能嵌入社交即時動態連結,將是課程設計與發展在實務上與研究上的趨勢。
這說明讀起來有點長、不過蠻認真的,是不是?歡迎!這是mattiehuang表達衷心歡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