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5

做為一個有限生命,我們選擇速度?還是方向?As the living organism, what do we choose for the limited life? Direction? Or, speed?


「方向比速度重要」這個道理簡單,但是要說的精彩,有點難,尤其,如果我要說給家裡五歲的兩隻聽,恰當的故事或譬喻還有得找有的想呢!



沒想到,會有這段影片。快到讓人驚奇、精準到讓人喝采!






就算不去考證,對這畫面剪接的真偽有所保留,但大自然中,人類社會裡,如此狀況的發生,明的暗的,比比皆是:保持著速度或能加快速度的聰明人,不習慣看太遠,聽著說愛拼就會贏的超級超越聰明人的教誨--- 先衝就對了。




當然,「方向比速度重要」,只是道理的一小部分,從羚羊與獅子的這段故事中可以揭露的還多呢,像是:


一、最厲害的掠奪者通常不動聲色、不費力氣,只要製造你非快跑不可的恐怖氣氛就可以了。

二、從整體長遠來看,跑成第十名、第十一名、第十二名的,會比衝進前十名的「贏」的多。

三、前頭已經出現方向錯誤警示,但沒有想清楚或不知道怎麼想,還是先跟著前頭跑的,也會死,差別是--- 死的更不明不白...




我們的教育,從家裡的到學校的、從體制的到社會的,為了教導我們鼓勵我們解決問題、苦幹實幹,產官學均甚用心(不時還拿年輕人開鍘),但似乎就沒敢教我們辨識方向!

嗯,可以理解--- 這是怕我們有區別方向能力後走慢了不跑了甚至不從了--- 吧!!




而若幸運的,在撞樹之前有羚羊覺察到了方向有誤,這時羚羊有可能出現什麼反應、又可能怎麼做?

一、感嘆著謝天謝地,立刻懸崖勒馬,盡可能反危機方向而奔。

二、看看是否有弱勢同伴也往錯誤方向去,如果有,要試著叫住,即使私底下是敵對或競爭關係,但同是弱勢的存在愈少,自身也更難存活。

三、雖試著叫住,但這些同伴難以阻擋集體催眠力量時,也許要用用非正規方式來敲警鐘,令同伴驚異與注意也許是一途。

四、若驚異注意也無法攬下集體狂奔之力,那麼,就是先覺察方向錯誤者需要下決心的時候了---

不得已認為繼續向前衝、比其他同伴還衝得快且衝至氣絕...可能是最後一種警示方法時,可千萬要記得:要大聲吆嚄、盡量讓同伴看到聽到,如此,犧牲示範的價值才可能有更高一點兒的效能...。



眼前浮現在一言堂威權中為爭取人權自由而發動學運、遊行甚至入牢或自焚的人士,以及無法求助於內外任何人那些住在外界認為就像天堂一樣機器化地獄裡的富士康連續自殺普工...前者,是發現方向不對的羚羊,對眾人急呼改道後,選擇以殉身示範方向的錯誤;後者,是發現自己人生方向不對的羚羊,雖沒留下甚麼話就走了,但卻已經警示了世界各地正朝錯誤價值方向跑的同伴---在連續十二次短期內自殺的搥擊之後



也許,在對這個「方向比速度重要」的舊道理反思中,任一握著自身方向盤的生命如你我,以及:

執政的黨團、

監督的在野、

台成清交政等等頂尖集團、

台灣學人經費毒的供應大盤教育部/國科會、

企圖成為全球全台品牌的大小企業、

怕輸在起跑點孩子就是一切的孝父孝母、

吃了公家飯就把理念夢想給拉掉了的公務員...




真的需要---先擱置任何現實無奈或延後美學的藉口,

再次認真坦誠地想想:做為一個生命、一個有限的生命面對--- 自己、社會他人、自然環境--- 的意義:




要選擇速度?還是方向?





Posted via email from futures meme & futures curriculum, mattiehuang's posterous

年輕朋友,阿臉阿部照顧好,隊長可等你們帶著來踢館~ Take care of your facebook-blogger baby, my dear young friends !


今天期末考週最後一天,也許你們當中已經有人終於離開電腦,到處走走去了(這可讓現在還在電腦前多工作業著的我感覺十分不舒服,哈哈)
與各位參與了彼此一個學期的生命,我們之間,在982《課程與未來學隨著學期結束之際,好像就快變成記憶

不過,話說在前頭,我可要繼續當隊長(就算是精神上的我就是要當下去,有隨時收我簡訊的覺悟吧)!!
倒是各位,如果退隊,少了我做為各位臥薪嘗膽的目標也就算了,
但是如果真的出現可以說「隊長,妳看妳以前說的這些趨勢與那些發展傾向,都在哪」的時候,
不在隊裡,怎麼嗆的回來、怎麼嗆的夠爽呢。

這學期要叫動X(?不是一個N字可以了得的)世代的各位,還真是折煞了我這老人了~
讓我,最後但並非最終回地,再說一次:推著各位生了阿臉阿部,讓所有阿臉阿部BABIES手牽手,是希望各位先以彼此為學伴再擴大社群,在動態網路世界中建立一種觀察、連結、聆聽、分享、考證、表達、回應的自我組織課程化習慣。

也因此,請別讓阿臉阿部他們當棄嬰或電視兒童,
把你關心觀察的議題及想法告訴他倆,他倆除了記得你想過的或說出的話、還能給出多元的回應。
堅持愈久,收穫愈多,這點我這裡就不再細述了,隊長我感受良深、學習也不少。
  
記得隊長我在課程學與未來發展傾向的分享分析
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故事、動態消息、譬喻隱喻,來轉化較為抽象的概念與人事物共通的規律,而在偌大資料庫中搜尋選出適當的影片、圖像、音樂,是要在文字認知之外用來促發直覺情意的
各位以此為起點,應力求將目前分享的結構與方法更加以改進創發。

不管未來你們是否有機會進入學校系統擔任教職,使用從此時就開始建構的F-B平台來與你的學生共學,
讓我最後但並非最終回地,再說一次:從生活與網路中擷取多元的資訊,將片段的資訊整理為資料、將具有共同要素的資料組織為知識、再將具普適性的知識融入各種生活現實中驗證,
定是十年後,像你們現在這麼年輕的年輕人,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課程之一。

親愛的隊友啊,如果當媽的我平日還有兩個研究計畫執行中,都可以自己獨力把阿臉阿部生出來照顧到長這麼大(還這麼可愛,哈哈)
當然,年輕力壯的各位不僅要有點兒臉紅,更應該立即漲紅了眼、在心裡立下「趕快把我自己的阿臉阿部養的壯些高些聰慧些,絕對要把Mattie家的阿臉阿部統統比下去」的決定與雄心!!
好嗎?

阿莎力一點,說「好吧!」~

希望諸位有個未來回頭再看時會覺得可以這麼過已經很值得了的2010年夏天。
很愛講道理講故事的、隨時靜候各位攜家帶小來踢館的,隊長Mattie 

2010-06-24

iOS4更新有感:FOLDER功能是...一個貼心的設計,抑或,開始被馴服的起點?What does the Folder function added in OS4 mean? A thoughtful design reflecting most users' need, or, the beginning of taming?






就在兩小時前,完成愛瘋機OS 4更新--- 真沒想到七月前就提供下載。


手機購入使用初期,沒事就將功能相近軟體拉到同頁面或鄰近來「同組」,對於愛瘋畫面這種沒有界線、只靠前後撥動找到位置的設計,當初有些微詞(幸好頁面移動速度夠快)。


但是,撥動來撥動去會對每個局部有不得不熟悉的機會、有不得不思考清掃更換不常使用軟體的機會、有不得不反王道---簡單系統化的現代性思考---而行的練習機會...

這麼一想,開始覺得在操作上如此的設計也許正是它吸引人之處!



畢竟,以簡單系統化思維的大推手電腦為例,其樹狀結構的設計讓人愈來愈容易仗勢著反正電腦空間可以靠小錢不斷擴充、只要有這層層的FOLDER設計在,似乎就算累積的是垃圾信件、或不太需要的資料,只要先塞進某個FOLDER就安了(未來一定找的到)...。


結果是:大多數的資料從此就斷了聯絡、真的如同垃圾一樣了。


那麼,JOBS的讓前身原有異於常規的軟體組織方式調整回王道---OS4也給出了Folder功能...
不知道,要看成是一個貼心大眾需求的設計呢、還是說它的獨特性在擴大市場的考量下也正一點一點兒地被馴服?!!


2010-06-16

頂尖大學集團,富士康是你的別名嗎?卓越成就,包括精神賤價與學術通膨嗎?Top University Group, Is Your Nickname, “Foxconn”? Excellent Products Include Spirit Aging And Academic Inflation?

加薪高薪獎金是現代性霸權集團打著卓越頂尖忠誠面具的老把戲, 欲力保帝位江山的鴻海富士康,用了一個這麼古老的過時的理論上教科書上滿是批判的加薪古法, 
想堵住外界發熱的耳、責難的嘴與不屑的眼, 結果此法被同業、部分媒體、部分專家拱出以「智慧」、「高明」、「謀略深算」、「一石三鳥」、「仍是贏家」的讚譽, 
這多可笑、有多可悲?!! 


想起來,咱們成軍了六七年的頂尖大學集團不也像富士康工廠,只不過,由政府或大企業金援罷了--- 
這些年, 不也打壓著其他大學人力成本,以實質(加薪高薪獎金)的方式廣邀廣設講座、廣設特聘、研究優良/教學優良/服務優良獎項嗎? 優良是存在的,但為什麼各大學(尤其頂尖大學)在相關條文中只用加薪或高薪或獎金做為鼓勵的唯一選項?

讓自己標籤化是獲得加薪的法門; 
首先,無條件接受當前高教遊戲規則,不去想合理與否、有無意義, 然後,在以金錢為誘因的某處先滾出一些標籤(如,只要能發表一篇SSCI文章就可獲得研究優良獎狀及獎金), 累積達到可以申請更大張標籤的門檻時,就拿著一堆小來換大的; 
對誰能獲得大獎的考核原則常是認標籤不認影響力,若申請者都有標籤,那麼,再比比看誰的標籤多,以及、誰能獲得擔任審委者美言(當然,這也讓還未升等者、經常找標籤來貼者,愈來愈奉明哲保身為圭臬), 因為,只要諳此道,往往可以滾出一張又一張的標籤!滾出一張又一張的蔣中正孫中山! 


從推動五年五百億計畫起,這種標籤化、轉到他校更高薪 所造成的精神賤價、學術通膨,不是已經擺明著了嗎? 
郭董哪,只不過是依著政府高教經營模式的樣子畫葫蘆罷了~說什麼智慧? 


想起來,台灣頂尖大學工廠自成立至今 也鬧出了好幾條人命,只不過沒時間點那麼集中--- 
當這些知識份子與萬事萬物萬象之間的關係,在推動頂尖卓越的過程中,
 漸漸: 
只問有沒有SCI、SSCI、有沒有國際交流、有沒有榮登排行、有沒有獲得殊榮,甚至,獲得補助的專題計畫中有沒有主持人費(有的主持人費者才算「研究」)...
漸漸: 與生活連結的體驗、領悟與實踐日益稀薄...
漸漸: 覺得同儕之間自由激盪辯證叫不懂節制、關在斗室中生產論文/有點名才有發言叫生存之道...


依此,「頂尖大學追求的卓越也正促進著瘁死過勞」這一假設陳述,就不誇張了--- 


因為身體免疫力正集體下降著、學術自發性也逐漸枯萎凋零... 
若從(近來因富士康事件而流行起來的)陰謀論來看,把卓越當紅蘿蔔,吊在一堆頂尖大學眼前,讓這些大學相互逐食,只顧著往前追,忘了不追反而能活甚至活的更好... 


極端點兒說,這個提高其員工瘁死或過勞的機率--- 讓自己選擇(不管是生理生命或精神生命上的)死亡--- 的「陰謀」, 比起郭董對普工連續自殺的處理、比起中共政府對外商譁然騷動的處理,還更更高招~ 


因為,在高等教育機構中,瘁死與過勞,在某種意義上,還是種Honor呢,頂多(對傷者死者)有些遺憾、但不致(對高教管理模式)有所責難啊!




說起頂尖大學集團所接受或爭取的金援,
來自國科會的經費最令這集團中的普工趨之若鶩。



雖有偶而搭搭教育部或其他部會財團法人之船的情形,但台灣學人的研究之路大多一開始就只能乘坐國科會這班艘船(且這幾年下來甚至已被制度化),搭乘者也是划船者,船長說偏左、搭乘者就變更自己原意改向左划,突說朝右、搭乘者也隨即相從;
其實,粗究非得上此車的現象,原因很簡單:這車鼓勵排名也製作著攸關排名的標籤,更重要的是,這船定期給錢給人(拿錢聘得人來操作研究動作生產標籤論文)、而搭乘者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認定做研究就一定)要錢要人。

於是,只要這船決定怎麼詮釋研究的價值與成就,搭乘者只管划、沒人咳嗽吭聲。即便,
即便,已有人不小心覺察每年在固定時期集體地膜拜國科會所昭示的金錢價值與標籤成就,有多傷做為一位大學之人的自由度與獨立性,即便,
即便,已有人清楚地看見排行/標籤/物質之船即將駛向遠處懸崖...


頂尖大學集團以及金主國科會,仍然對目前的運作管理模式很有信心--- 相信大多數大學之人會乾脆啊閉眼不看、繼續為排行標籤金錢賣命...
為什麼可以這麼自負?!


不難,那是因為,經營者也在推動排行/標籤/物質為中心的文化中,透過特有的權力與資源,同時製造著讓跳船者自己站在河道中看著整船開走時說有多孤獨就有有多孤獨的心理魔咒與真實壓力!!
說是中國人文化因素也好、說一般人性使然也罷,沒錯,這可能是台灣學人最不擅長、最缺經驗的部分---

要死地快一點兒索性視而不見跟著整船走呢?!
還是,趕緊跳船以孤獨鍛鍊自己做為一位大學之人的生命強度?!



幾次有感而發時,聽到同是大學之人這麼回應著: 「能在頂尖大學裡工作不錯了」、「這裡的資源已經比其他大學好很多了」... 
言下這種「這麼好怎麼還不滿」的價值定位,與一般對富士康跳樓員工的不解或嘲笑、對拼命加薪如郭董的捍衛與不捨,有什麼差異? 


對六七年時間中三餐不是只給小孩吃炸雞、就是在表現不錯時給吃牛排的那種爸媽,我們還要鼓勵叫好、說這些爸媽的事就是國家的事、或乾脆勸他們的小孩要知足常樂嗎? 
別 開 玩 笑 了!! 
「努力」是美德、「用心」為人所讚、「物質」也非不需要,但,很努力加上很用心加上很物質,不代表成就的是好事、不代表那是帖良藥、不代表不必為後繼作用負責...。 


頂尖大學哪,富士康是你的別名吧?! 呼籲也好、迫使也罷,請政府/教育部/國科會/大學行政團隊等幾位自認努力於卓越用心於永續的大董們仔細觀察認真想想~ 


這種植基於排行、標籤、物質,實則窒息遠見膽識、矮化生命價值、阻礙組織昇華、毒害學術本質的「金錢」頂尖... 
會有多卓越? 
又能(自以為)卓越多久?




面對這日益強化的結構性霸權,但願,
頂尖大學集團中的普工朋友們雖未共謀、但已經不約而同地醞釀、
已經開始此起彼落地連續發出遠慮憤怒之聲--- 


以大學生命活力之勢、而非以身心死亡之姿!!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09/116/27606.html
  富士康調薪 同業:一石三鳥 郭董真高明! 更新日期 20100609 文/金小記
這是一場比大家預期提早兩、三年來的連鎖風暴!最快將在下半年的年報展現。富士康大幅加薪的震撼彈才剛爆開來,在市場上不論是獲利、股價、上下游產業結構、遷廠因應的各種討論紛紛散布開來。 有趣的是,鴻海公告這次加薪後的同業反應,大多是呈現三部曲:開始不相信,接著感嘆一聲,最後則認為郭董真是高明。 不相信的反應多是:「不可能,這一定是含五津(吃飯住宿與加班等津貼)後的錢。」直到再確認,這次調漲的只是基本工資後,一位零組件公司的發言人嘆氣:「現在發生的事,是我們以為兩、三年後才會發生的……。」台企聯會長郭山輝直指,漲薪幅度太高,會引起其他工廠勞工的期望。 為什麼會覺得郭台銘高明,高在哪裡?很多業者分析,鴻海雖然可能會付出三分之一的獲利代價,但這不失為一手好牌,替鴻海帶來一石三鳥的效果。 第一,擺脫「血汗工廠」的形象,若後續再發生事故,鴻海已難被社會挑剔。 第二,表達鴻海對中國的社會責任,也有助鴻海後續在中國通路的發展。 第三,可能加速零組件供應鏈集中化,對鴻海不失為短空長多的決策。 第三點,是這場骨牌效應的最後影響。中國總體環境的壓力像是一隻手,讓鴻海以罕見的大手筆加薪手段,推倒了第一張骨牌。當加薪的第一張骨牌倒下時,倒下的第二張骨牌是鴻海自身的獲利,而鴻海目前有三種途徑,可以紓解壓力。 第一條路──把價格反映在對品牌客戶的代工報價上。但目前,如蘋果的其他代工廠商尚未聽過調漲報價的訊息,至於惠普與戴爾,過去的經驗讓廠商認為,代工廠商談判漲價的空間很小,除非所有人都聯手跟品牌商談判。 目前廠商都把骨牌效應的主要影響,放在第二條路上──向零組件業者施壓。麥格理證券認為,勞力密集,且本身毛利已經不高的廠商,將首當其衝。值得注意的是,鴻海的調薪動作,加速中小型零組件業者的洗牌,也會打亂如廣達與仁寶等系統大廠「防鴻計畫」的布局。因為,若其他零組件供應商相繼撤出,這些大廠必須回頭強化對鴻海的零組件採購,對鴻海而言,反倒是利多。 鴻海的第三條紓壓之路──則是朝內陸設廠邁進。這點,也是廣達與英業達等大廠目前的抉擇。如在重慶西永微電子園區,廣達將於十月完工試產、鴻海也在本季量產,英業達預計十一月量產。 「這對他們都是不容易的抉擇。」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他口中的「他們」,就是上游的零組件供應鏈。經歷過金融海嘯後,大家是否還有錢與人力,繼續跟著大廠往內陸遷移?若不跟,會否就此被淘汰?成為這些小老闆們心中的難題。 鴻海掀起的骨牌效應正開始,問題不只是鴻海加薪,其他人會找不到人才的簡單論述。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未來要做好,電腦單價不再漫無止境的跌落,要有選擇將更集中化的心理準備。
------------------------------------------------------------------------------------------------------------------------------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5280094&pType0=aIPL
 富士康事件,吳敦義盼多鼓勵郭台銘
20100528 13:44:23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28日電)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科技公司接連發生員工尋短事件,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說,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工作壓力很重,希望大家多鼓勵他,讓他早日撥開雲霧,再讓企業萬里晴空。 吳敦義中午於行政院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郭台銘非常有能力,經營企業創新且有雄才大略,但企業版圖愈大,不同企業70、80萬以上的人在郭台銘麾下,工作壓力很重。 他說,郭台銘旗下龐大企業中,有一個事業連續發生幾件員工尋短事件,當然很令人關注,但大家多給郭台銘一些鼓勵,他也是在拼經濟,在全球與台灣都有很大貢獻。 吳敦義表示,希望外界多鼓勵郭台銘,讓他很快解決這些事,讓企業更圓滿、更具創造力,早日撥開雲霧,再讓企業萬里晴空。


----------------------------------------------------------------------------------------------------------------------------- http://www.nownews.com/2010/05/28/11490-2608347.htm
  王金平:郭台銘的困難就是國家的困難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20100528 鴻海集團旗下大陸工廠富士康今年內接連發生員工跳樓事件,引發華人世界震撼,媒體也給予高度關注。立法院長王金平今(28)日上午強調,跳樓事件是心理因素的問題,並肯定郭台銘解決問題的誠意,「他的困難,是國家的困難」,呼籲政府應該要伸出援助之手,而富士康也需主動提出,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在「11跳」之後,郭台銘26日上午搭乘私人專機飛往深圳,並邀中外媒體進入富士康參觀,晚間上搭機返台。富士康龍華園區傳出第12跳,才剛稱「我這兩個月來最怕晚上11點後接電話和清晨接電話」的郭台銘,也在第一時間接獲通報,並於中午搭專機再奔深圳。 郭台銘26日邀媒體記者參觀神祕的富士康廠房,之後舉行記者會,他除對死者家屬表示道歉外,也強調一間有40多萬員工的工廠,難免有男女感情關係,曾經有一個個案,公司邀請員工的媽媽到場勸說,但員工還是在媽媽面前跳樓。 他無奈的表示,如果連家人出面也無法解決的問題,作為一間企業很難有把握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就算把我本人丟下去也不能保證沒有下一個自殺者」,但公司將安排每50名員工組成一個相親相愛組,小組成員內相互關懷和幫助。 外界質疑富士康是否是血汗工廠,不過在廠區內,不管是游泳池、健身房還是網咖一樣不缺,員工隨時有可以舒壓的地方,那為什麼還會發生連環跳?員工指出,同樣一個動作做10小時,然後下班、吃飯、回宿舍睡覺,然後又來打卡上班。員工認為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這些休閒設備根本用不到。 富士康的員工一個個跳出來表達,對公司高壓管理的不滿,但當媒體反問,為什麼不離職?這些員工也坦言,薪水還是比外面高。如果與其他工廠比較,富士康深圳基層員工基本底薪已經比一般的勞工高一點,如果再加上加班費,基層的一線員工平均每個月能拿到1萬台幣左右,還有富士康提供免費食宿,以及洗衣服務,員工也承認真的不錯。 而為了防止再有人跳樓,郭台銘26日才宣佈,將不計成本在廠區搭建三網「天網、地網、隱形網」,來確保員工身心安全,還承認雖然是個笨方法,,但還是要不計代價做下去,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三網搭建完成之後,還是又再發生跳樓案件。 王金平上午則喊話挺郭台銘,「趕快平息這個事情,做好其他防範的措施,該有的努力就去努力、安撫員工。」王金平也肯定郭台銘在連跳事件上的處理,「他最有誠意的事,一聽到有問題就馬上趕過去,現在心力交瘁,大家共同感受得到。」王金平說,希望郭台銘的大陸工廠能順利運行,「這才是國家之福」。 


------------------------------------------------------------------------------------------------------------------------------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2152
 成大研究生,疑過勞猝死
2008/06/20
【聯合報/記者洪肇君、柯佩君、黃瑞典、林敬殷/連線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機械系統自動控制組一年級學生王思遠昨天猝死租住處,師生得知噩耗非常難過,說他「很聰明、乖巧,學習精神極佳!怎會這樣呢?」 這是繼今年二月下旬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碩士班學生童冠博(廿四歲)過勞死後,再傳明星大學研究所學生疑似過勞猝死案。 校方說,王思遠(廿三歲,桃園人)與三名航太研究所學生分租台南市凱旋路公寓五樓,室友昨天一早出門。王的女友上午打手機找他沒人接聽,下午一時託室友找人,才發現王趴睡,棉被從頭蓋到腳,著T恤、運動短褲,手臂出現淡紫紅斑,已無生命跡象。 警方說,死者身體無外傷,疑似猝死,初判無他殺嫌疑;家屬傍晚從桃園趕到,將遺體送殯儀館冰存,檢察官定今天相驗。 首先發現命案的林姓同學說,他們接到王女友電話時,以為只是貪睡,「沒想到掀開棉被發覺他的身體已經冰冷」。 林同學說,機械工程研究所課業繁重,最近期末考,大家都忙著寫報告。前晚,王與學長聚餐至晚間九時後就休息,沒聽到異樣聲音。 王思遠的父親、爺爺、姊姊昨天下午趕到台南,他們傷心地說,思遠是獨子,身體很好,沒聽說有什麼毛病。同學也說:「前天還好好的,沒想到一夜就天人永隔。」 四年前他以「火閃電」機器人設計獲教育部所辦大專院校創思創作競賽專科組第一名,後來上成大研究所跟隨治學嚴謹的朱銘祥教授,專攻生物醫學與機器人學,做實驗常是上午十時進實驗室,忙到凌晨一、二時才結束。 朱銘祥指導的學生說,幾乎每星期都要報告實驗成果,連教授出國時也要用電郵或電話報告,確實要能妥善安排時間,才能避免過勞。「教授要升等、學生要學分,彼此壓力都很大。」教授無奈地說。 王思遠在聖約翰科技大學機械系的指導教授李再成說,王思遠努力向學,在校成績都是前三名,兩周前還幫他買些實驗用的材料,錢沒匯成,人就先走一步,欠的錢現在卻變成「白包」。 新聞分析:過勞由長期累積造成 【記者彭芸芳、修瑞瑩/連線報導】日本人創造出「過勞死」的名詞時,有嚴謹的定義,「過勞」應是慢慢累積而成。醫師認為,大學生自恃年輕,以為熬夜苦讀的身心損害可以很快代償回來,事實上,長期不警覺、不放鬆,「突然的壓力往往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署立新竹醫院精神科醫師詹仁輝表示,日本將「過勞死」定義為「死前連續工作廿四小時,且前一星期每天連續工作十六小時以上。」如能及早意識到,儘快宣洩掉壓力或就醫,才能避免憾事。 詹仁輝表示,「過勞」是由輕度到重度慢慢出現的症狀,其間會覺得不舒服、頭痛、痠痛、胃痛、胸悶、心悸、疲勞、耳鳴、常感冒等。並產生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易怒、不安、害怕、焦慮、沮喪、憂鬱、失眠、嗜睡、食欲不振等現象。


------------------------------------------------------------------------------------------------------------------------------- http://www.nownews.com/2002/02/21/710-1265922.htm
 交大連三位教授過勞死,學術界痛失英才 2002/02/21 00:00
記者者董玉楨、孫宗榮/新竹報導 交通大學傳出有三位教授英年早逝,其中兩人因為長期過度疲勞,過年期間突然昏迷死亡,讓學校師生痛心,校園瀰漫著哀傷氣氛。 學術風氣盛行的交通大學,在春節期間傳出有三位老師英年早逝,分別是教務長及兩位教授,其中兩人竟然是因為過勞死,今年才42歲的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金甘平,得了一場小感冒,昏迷三天之後死亡。 另一位電信工程系教授張柏榮,今年才45歲,平時就有肩頸酸痛的毛病,不過他始終不以為意,2月初在家中突然昏迷死亡,讓學生相當震驚。 大學教授一向被外界認為是清閒的教學工作,其實不然,學術界競爭激烈,教授除了教書,還必須定期提出論文報告,鞏固學術地位,工作相當繁忙。 這些學術界的精英,共同的特色就是精神緊繃,責任感重,工作起來就像拼命三郎,傑出人才早逝,讓各界不勝唏噓。


2010-06-07

烙印挑戰,課程設計者的大工程:從一位補教老師,吳岳,留在學子心裡的東西談起... Challenge branding, the big task for curriculum design: The Case of the supplementary teacher, Yue Wu

我,沒上過所謂的補習班(課後幾個同學到老師家的,有),

以名師為號召的大型補習班、補習教育,雖然,
很可能是台灣近年來不同年齡層芸芸學子與學校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一樣幾乎是必修或共同經驗,

但對研究教育現象的我(事實上,也對教育研究領域)而言,
是系統中的大黑箱--- 與補習場域、課後教育等主題相關研究,少的可憐。


原因,很簡單: 


首先,補習教育,非學校教育,不在體制內、並非由官方規範的教育活動,因此,其研究發現比較不容易被直接應用; 


次之,補習教育,是大多數學子受教生涯中的小老婆;即使可能比大老婆學校教育來的有趣或有方法,即使可能比大老婆學校教育來的受寵,但因為牽涉與家長之間直接的金錢往來,在社會中終究無法大聲說話; 


甚之,補習教育,正是學校教育不願意面對或承認的某種失敗,提出此類主題的研究計畫,獲得官方經費補助的機率怎麼會高...。 



今天中午,與下學年新生導生聚會時,我聊到每天要找到能讓自己大笑一笑的事物

灝說了,上週回家看到他大哥正在看幾個朋友轉來的視頻,有位叫吳岳(何許人也?)的補習班老師他跟考生說的話很好笑, 讓我一定要試試看。

我,沒上過所謂的補習班(每天要做的重要事務很多,若現在不點開看,更待何時啊~),

剛剛,用一種揭開帷幕的好奇,我看到了黑箱裡的一小角:
 

這三段中的吳老師,似乎是用一種「老師是過來人、而且老師也是人哪」的定位,分享著自己過往至今的經驗及反思,看似戲謔嘲諷著底下學生、但又直言不諱自己年輕時的不羈與短視...
口沫橫飛著,挾帶著某些(雖然不太雅、但現在只能選擇這種語言才夠表意的)用語... 



老實說,這三段很有趣、但並不好笑,甚至是嚴肅的:我開始回想,在我當學生的那幾年... 

曾經聽過在學校上課的各科老師、教導/訓導/輔導主任、校長分享自己的人生課程嗎? 
有多少當老師在學生的印象中只是一張(堆)標籤、頂多是一隻努力地在幼蟲記憶中刻畫符碼以及用符碼解釋的符碼的工蟻,但是有多少當老師其話當年的誠懇與神采烙印在學子心裡、挑戰了他們的習以為常? 

想到當了好幾年老師的自己:嗯,也許不是每一個過往或即時的故事都很精彩,但幸好,對有機會相遇的學生或伙伴,以誠實地看見自己裡面、慎重地不以為理所當然、大膽地跳至不同尺度、及時地分享回饋為主要原則,我應該,有嘗試著烙印與挑戰吧。 



絕大多數的課程與教學,是以「設定目標、選擇經驗、組織內容、評鑑效果」為設計模式,在此種工具/技術旨趣下,僅量化/數字為真實,僅完成進度堪稱成功。 

於是乎,「一一講解」成為基本、「趕上進度」成為必要、用「數位平台」稱之精進、而「評鑑分數」就是全部;遺憾的是,連應該最多元異質的大學、連研究頂尖/教學卓越的大學,也不例外地歌頌著著這種課堂結構,明的或暗的推廣著複製著被視為是霸權的課程設計模式...。 



如果有人問:「『烙印挑戰』,國外有沒有哪位大師講過?外界看的到嗎?能評量計算嗎?乾脆這麼說好了,加做作這個東西,要編列多少預算?有沒有助於取得XXXX的經費嗎?」 

那麼,我 可能 會 請 他/她: 去找 吳岳 老師(重溫被轟的快感)吧! 

2010-06-01

小猴說,嗯,教你的還有我嗎?"Did I also teach you something?"



"You know, the article you just posted yesterday..." says uncertainly the little monkey. "Oh, sure YES! You are my teacher too" I answer. "And, thanks for risking your life, being lost in the woods." "Without you, the butterfly and her kids, and the others in Gaia" I continue "I wouldn't have chances taking such a curriculum!" "Thank you, little monkey, I have no great words to say except THANK YOU."


photo
photo
photo